2025年9月20日,由參考消息報社與國經咨詢聯合主辦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與國際化發展”閉門會議在北京召開。協會會員單位湖北黃岡應急管理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陳紅受邀出席會議,與會嘉賓圍繞產教融合模式創新、國際化發展等核心議題深度對話,為新時代職業教育提質升級聚智賦能。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張永軍指出,通過深化產教融合,實現教育人才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同時,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有助于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的高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務于走出去戰略和國際產業合作。
參考消息報社社長班瑋表示,參考消息報社致力于發揮權威媒體優勢,將中國職業教育發展作為重要關注方向之一,經常選登海外媒體對中國職教發展經驗的點評,為國內職業院校和企業提供另一種觀察視角和發展思路。未來報社將繼續助力中國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和國際化發展,講好職教發展故事。
會上,教育部、商務部相關專家就我國關于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與國際化發展的相關政策進行解讀。
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黃輝指出,《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要求,要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職教出海作為我國教育對外開放戰略極具活力和特色的創新實踐,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成為服務大國外交、深化國際產能合作、促進全球職業教育發展的新航道。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祁欣在會議中表示,職教出海有效服務中國企業在海外的訴求,不僅對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意義重大,也是完善我國海外綜合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舉措。我們一方面可以利用多元化平臺促進職業院校與企業間的信息對稱,另一方面可以加強“造血”,走好市場化道路。
為解決產教融合與職業院校、企業出海的痛點、難點,會議搭建了職業院校與企業對接的平臺。中鐵四局、京東、騰訊、施耐德電氣、盈科律師事務所、國新文化等企業代表以及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無錫職業技術大學、黎明職業大學、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安徽職業技術大學、山東水利職業學院、萊蕪職業技術學院、湖北工程職業學院和湖北黃岡應急管理職業技術學院等近20所全國職業院校代表參會并踴躍發言。他們不僅分享了產教融合模式創新、校企合作項目實施等方面的成功經驗,還表達了參與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收獲以及對未來合作的展望。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國際產教融合引流職教出海。職業院校及企業代表表示,近年來,通過堅持“企業出題目、科研做文章、成果進課堂”,職業院校服務企業發展能力持續提升。其中,部分院校對外聯合行業龍頭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精準對接戰略需求,并與頭部企業共建學院,助力企業特色產業發展;部分院校根據企業需求及行業發展,圍繞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動態調整學科設置,有針對性地對接區域企業,并根據企業在海外的實際需求,定制化培養人才;還有部分院校通過在海外建設教學基地等方式,將專業標準持續輸送至海外,提升職教出海實效。
為進一步促進產教融合及職教出海健康發展,與會嘉賓建議,一是建立綜合性服務機構,提供更多法律、財務、人才等方面支持,形成“1+1大于2”的系統性效應。二是打造成果轉化重點企業,構建區域性產教園區區域平臺,并加速技能認證等一站式服務。三是打通海外中資企業信息渠道,讓職業院校及時了解優秀中資企業和項目信息,以促進合作。四是推進職業教育AI大模型建設,提升國際化競爭力。
參考消息報社副總編輯何晏在總結發言時表示,當前,職業教育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促進產能合作,服務國家外交大局。參考消息報社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聯合國經咨詢,為職業院校和企業搭建平臺。雙方將發起“2025產教融合與職教出海創新實踐案例征集”活動,相關成果將在2025企業家博鰲論壇期間發布。期待各方共同打破信息壁壘,打通傳播梗阻,打造共贏的未來。